12日上午,龙泉市民宗局杨根新局长、竹垟乡乡长蓝幸杏、民宗局副局长钟马馨等一行六人来我院调研并洽谈合作事项。
蓝幸杏介绍了竹垟乡的人口、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基本情况,详细说明了2007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提出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的要求以来,上级政府加大投入,基层政府艰苦创业,建设出竹垟乡这样的新畲乡。她谈了当地特色农业发展带领农民致富的经验,也自豪地介绍了当地在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产业、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进步和成绩。最后,她提出希望民族学院整合资源,为新的时期畲乡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杨根新从全市民族村和民族乡镇发展规划的层面谈了整体布局和发展目标。目前,龙泉市少数民族居民的人均收入有了很大提高,并成为扶贫工作和民族工作中的娇艳花朵。他希望民族学院从人才的角度支持龙泉民族事业发展,并在大数据的平台上诊断、指导龙泉民族事业发展。
周高明在交流中谈到,民族村和民族乡镇近些年在面貌上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产业发展薄弱成为困扰许多民族村和民族乡镇的突出问题。对于基层政府而言,许多都难以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因此,特别是像丽水学院这样的高校,更应该大显身手,努力参与民族事业发展。他谈到了民族村和民族乡镇振兴的四个产业模块,农产品上行、文旅结合、互联网+畲乡、民宿经济。他还介绍了许多大型互联网企业参与乡村发展的典型案例,希望与龙泉民族工作领域深度合作,推动民族村和民族乡镇的产业发展。
郑晓霞介绍了创意产业在振兴乡村中的意义和作用,并以一些典型的网络案例来说明民族村和民族乡镇发展需要依托新的产业趋势、互联网产业优势。
彭兵提出,双方应在共建基地的基础上,共同申报发展项目,在共有平台上实现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民族学院将致力于整合资源,构建高效建平台、政府背书、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共谋、共创的校地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