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院中文系大四学生张益真善于从事诗歌、小说创作《没有下巴的人》发表于《山西文学》2017年第9期,并被全国大型文学刊物《小说选刊》转载,与莫言文章同刊发表,一经发表引起北京、上海等地的作家协会关注。
日前,民族学院对优秀毕业生张益真进行专访。张益真同学向我们分享其大学学习和写作生活:“上课期间我会认真听课,其他时间多数在图书馆看书,或者去听其他自己喜欢的课程,再或者去网上一些清华、复旦、台湾师范大学的网课去学习,书籍类型涉猎较为广泛,喜欢诗词喜欢小说,喜欢小说里的人物,喜欢从小说中去体验不同的人生百态。多阅读可以让我更好的与人相处,虚无中去创造意义,不断地推翻一个过去的自己让思想不断蜕变的过程。”
被问及一位有能力的写作者的必备要素,张益真从五点进行概括总结:一是灵感与天赋的重要性,二是对文章素材的积累与灵活运用,三是写作技巧的磨练与提升,四是对事物的独特理解以形成自己的文风,五是坚持长期写作的耐力与毅力。
有了足够的阅读积累,才会有灵感的迸发。张益真说道:“灵感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写作技巧,作为一个写作者有想法但写不出来或者说写出的作品表达不出所想是最痛苦的事,所以除了大量阅读以外,也应坚持以写随笔的方式练习写作技能,而写作是一个考验热情的过程,它把从书中学到的结构技巧加以实践,从而逐渐训练语言、征服语言,写得多了便不会出现无从下笔之势。”同时他建议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作家模仿着写,以此来学习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从随笔中找到自己的风格,以此来提高写作水平。
张益真说,他的成就离不开李永涛、赵仕法、凌硕为等老师的指导和鼓励,没有这些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他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
张益真的成功是民族学院中文专业人才培养转型成功的代表,民族学院中文专业面对新形势下大数据新媒体的社会环境,提出了以培养新媒体网络小编为人才培养导向的思路,在夯实学生专业学习,提高内涵式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新媒体形式下的写作能力,能够成为内涵与能力兼顾的新媒体网络写手。
张益真,一颗璀璨的新星。不凡的谈吐,幽默乐观的个性,用心编织属于他的青春年华,不断地完善自我,孕育大大的梦想,希冀再次更成熟的蜕变。
张益真作品简介:
《没有下巴的人》发表于《山西文学》2017年第9期,转载于《小说选刊》2017年第10期。
《死镜》发表于《乌桐树》公众号2017年9月19日
《裂纹》发表于《乌桐树》公众号2017年9月15日
《十二月十九日夜》发表于《乌桐树》公众号2017年9月22日
《野鹿》发表于《乌桐树》公众号2017年10月23日
《艺术与现实关系之小辩》发表于《乌桐树》公众号2017年11月29日
《元稹、镜子与自恋》发表于《乌桐树》公众号2017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