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城市民族工作理论与方法高端论坛”在我校隆重召开
发布时间:2018-01-22       内容来源:民族学院        阅读人数:337      责任编辑:文/田海鹰 图/陈缪

         2018年1月19日上午,“新时期城市民族工作理论与方法高端论坛”在我校行政楼五楼隆重召开。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俊豪、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科研处处长张世保、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干部刘春雷、浙江省民宗委民族二处处长楼涛、浙江省民宗委民族与宗教服务中心事务部部长邱君武、丽水市民宗局局长雷金松、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王希恩教授、南京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范可教授、浙江音乐学院南鸿雁副教授以及我校相关职能部门、民族学院负责人、民族学一流学科成员参加了论坛。
     

论坛由王希恩研究员主持。张俊豪副主任、范可教授、张世保处长、南鸿雁副教授分别为大会做的主题发言。

   

张俊豪:“城市民族工作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张俊豪指出,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四十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大规模推进,人口布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东部地区流动少数民族人口的数量在近十年内激增,这给城市民族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需要深入的调研和探讨。客观上,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频次和深度都所大幅增加,如何开展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认同教育将成为下一个时期城市民族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浙江省是城市民族工作的前哨,开展了相关工作的探索和创新,很值得深入研究和总结。开展东部城市民族工作研究非常重要,丽水学院的回应很及时。 

范可:“边疆与民族互构的历史过程”

    范可从“民族问题”的由来、何为边疆?主权是边疆与民族“联姻”的媒介、民族与边疆的并置与互构四个方面概述了城市民族工作理论与实践,认为:民族与边疆作为与现代性有关的问题是从清末开始的。民国年间,由于政府的民族国家建设以及对主权的关怀,边疆与民族开始互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边政建设”的思路,但力图以一种民族区域自治的方式取而代之。在这一过程中,主权与民族继续成为关注焦点,但通过民族识别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党和国家在治边的表述上和舆论上对边疆与民族有了特殊的表述,这些表述所达到的分类意义可以建立起一种不同的、看待问题的方式。


   

张世保:“城市民族工作理论与实践”

张世保指出在城市民族工作中到底应该坚持多元化还是一元化其实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总的指向是要促进民族团结与进步事业。在不同历史时期,城市民族工作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在一些时期,我们要更多地倡导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以提升各民族的自豪感,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共同事业。一些时期,我们要更多地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增进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在我国民族工作中一以贯之的是多做繁荣民族文化的事,多做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事,多做促进民族团结的事。


 

南鸿雁:“反思文化可持续性方法—以嘉兴说唱艺术为例”

南鸿雁认为可持续性一直是跨越文化和时代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指出21世纪以来,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大量濒危艺术进入保护名录,中国各地的传统艺术也在此行列。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非遗的价值,会发现多数非遗具有草根文化特点,这就决定了它们身上隐藏着易变性、即兴性等特点。所以社会对其应持有“敬畏意识”而非“改造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里特别提到“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这个公约不仅鼓励和重视民间文化遗产的创新意义,而且强调这种创新必须以群体内部产生的认同和历史感作为保证。


 


    最后,参会代表结合自己的研究和工作实际,就城市民族工作的某些前沿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交流。

   

   民族学院院长彭兵围绕城市民族工作的主题论坛主题和讨论焦点作了总结发言,并提出将东部地区城市民族工作研究与世居散杂居少数民族研究结合起来的思路。他结合民族学院回应东部地区民族团结与进步事业为互联网+新经济培养新型文科应用型人才,并为畲乡振兴导入资源的工作思路。张俊豪指出,这种民族学院的办学思路在全国是创新之举,并希望民族学院抓紧时间总结提炼,以供国家民委政策参考。

   本次论坛旨在推动我国城市民族工作理论与方法研究之间交流互动,形成共识,产出成果,把我国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研究推向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