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信息
浙江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郑逸农为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作专题讲座
内容来源:民族学院(人文学院)责任编辑:黄谢娜 敖若洵/图 陈静怡/文发布时间:2025-04-16

4月13日,浙江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郑逸农以“丽水学院中文专业师范技能训练交流——让自己由外而内地美”为题,为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师生带来一场理论与实践交融的专题讲座。讲座由中文系主任周林妹主持。



郑教授以职业外在形象塑造为切入点,通过全国师范技能大赛优秀案例视频,拆解教师外在素养的关键要素。他强调,教师着装需平衡职业规范与青春气息,避免过度生活化;站姿应做到“身形挺拔、重心稳健”,眼神交流需兼顾亲和力与课堂掌控力。在语言表达训练环节,他创设“课堂突发状况应对”情境——如“麻雀闯入课堂”“学生早恋求助”,现场示范教育机智的运用,并带领学生练习气沉丹田的发声技巧,提炼出“语流稳、语调活、语气亲”的表达标准。针对师范生基本功薄弱环节,他提出“钢笔字帖临摹+金山打字通强化+原创课件设计”三位一体提升方案,以往届学生优秀作品为范例,直观展现“零差错、高美感、快速度”的实操目标。

在内在素养构建层面,郑教授系统阐释“积累—解读—选点—组织—点评—总结”六步教学法。以《荷塘月色》叠词韵律、《师说》虚词逻辑、《记承天寺夜游》意境解析为例,示范如何从字词微观到主题宏观的立体文本解读路径。在模拟授课环节,他以莫怀戚《散步》为样本,通过“家庭矛盾中的亲情和解”教学设计,展现文学文本向思辨课堂的转化策略。其“教师自律先于学生约束,专业精进重于知识灌输”的教育理念,引发师生深刻共鸣。



学生聚焦“课堂提问引导策略”踊跃提问。郑教授建议采用“工具书辅助自主探究—小组协作深化理解—教师点拨升华认知”的三阶模式,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同时强调“教育是慢艺术,需以耐心与智慧培育成长土壤”。



讲座尾声,蒋婷婷副院长代表学院向郑逸农教授颁发“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导师”聘书,中文系教师团队与专家合影留念。这场干货满满的讲座,不仅为师范生指明技能提升路径,更通过方法论与案例的深度融合,为教学实践注入新动能。


一审:章青雅;二审:陈缪;三审: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