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我院召开2025年学科专业建设座谈会,国家民委理论研究司孙国明司长、清华大学教授景军、兰州大学教授李静、新疆师范大学教授王平、西北师范大学教授万明钢及民族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参与座谈会。院长余厚洪主持会议。
孙国明司长从丽水学院本身基础出发,指出应重点响应国家政策如“一带一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研究方向。他提到目前国内学者在区域国别研究中存在“断代”现象,需通过引进知名学者带动团队建设,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学术会议,争取政策与资金支持。他还提到学院应明确学科定位,突出特色强化团队协作,以“强带弱”模式提升整体水平。
景军教授指出民族学院三个学科涉及到多种语言和文化的研究,如何将这些成果相对有机地整合起来,为未来的研究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是学院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正是学院进一步提升研究水平的一个契机。此外,他提到学院也应探索与其他学科或机构的合作可能性,以进一步提升研究水平和影响力。他表示在学校的整体发展中,应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社会需求。
王平教授建议集中力量发展优势学科,当务之急是需要明确学院性质、学科属性以及未来发展目标,目前,关于疆域人员在东部区域活动的研究还很少,而这正好是丽水学院研究者的区位优势所在。同时,他提到东部地区如广东等地对国家政策所关注的方向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相关,但目前研究方面缺乏相关内容,这是可为之努力的方向。
李静教授提到,对于丽水学院而言最具特色的就是青田侨乡,西班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集散地,以西班牙的侨民生活为视角可以区域国别学的一个研究方向。万明钢教授建议关注民族教育研究方向,特别是民族地区教育、贫困地区教育和乡村教育等研究领域。他指出国家社科项目对及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支持,民族学院应聚焦地方研究,发挥地方特色。
座谈会上,民族学院班子成员与各位专家进行深入讨论。
【一审:彭行娟;二校:黄罗家;三审:林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