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了解历史悠久的皮影戏文化,近日,“弘中华之韵,扬文化之帆”团队参观了皮影戏传统艺术的故乡之一——海宁。在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深入其中,探寻海宁皮影戏的文化内涵。
为更好地了解海宁皮影戏传承现状,暑假伊始,团队前往南关厢历史文化街区的海宁皮影戏传承点(现海宁唯一的海宁皮影戏传承点),采访了剧团郎章铭老师,了解到现在海宁皮影戏剧团作为海宁皮影戏传承的一个主体,主要的传承力量是以中青年为主,剧团的老师都是原浙江省皮影剧团的老师,剧团的日常就是创作编排新剧目,参与海宁地区的巡演。
为进一步探究海宁皮影戏,团队代表来到了海宁皮影戏演出的场地,在欣赏完精彩绝伦的海宁皮影戏表演后,代表在郎章铭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后台,采访了器乐伴奏的杜劲生老师。团队成员们了解到海宁皮影戏的唱腔有弋阳腔、海盐腔和一些海宁小调等,还有许多曲牌,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特点。
随后团队代表来到文化宫,为了进一步认识海宁皮影戏的发展现状,代表采访了年轻一代非遗传承人徐芦燕老师。老师介绍到,现在海宁皮影戏的发展还是以剧团为主,年轻人缺少,一成不变的传统模式,以人工为主,机械化程度低,成本高,商业化低,进而收入不高,对年轻人而言缺乏吸引力。徐芦燕老师认为政府举办的“海宁皮影戏进校园”项目是很不错的选择,从“进校园”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学生是主力军,皮影戏的传统工艺可以推广到学生这一群体。
海宁皮影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象征,更是社会文化自信的源泉。通过这次实践,团队成员们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也明白了这些优秀的传统艺术不应该被时代所遗忘,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去承担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
【一审:奚艳贝 二审:何淑娟 三审: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