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
发布时间:2024-10-10       内容来源:民族学院(华侨学院)        阅读人数:2369      责任编辑:


一、 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文化事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扎实的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熟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语言文字应用实践能力,能在传统媒体及网络与新媒体等领域从事宣传、采编、策划、传播以及运营、管理等工作;能在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管理等工作;能在国家机构党政团体和各种企事业单位从事数字文化创意、数字人文项目开发等引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根据国家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需求,立足丽水、面向浙江、辐射全国,培养拥护党的领导,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拥有高尚的师德与教育情怀,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扎实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和技能、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自我发展能力,能够胜任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研究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5年后,预期实现以下目标:

目标1:师德高尚,敬业奉献。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备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新时代

教师职业形象,具有奉献精神,愿意扎根乡镇、服务基层,成为学生成长的“四个引路人”。

目标2:学养深厚,教学有法。能运用扎实的语言学与文学知识解读中学语文课程,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娴熟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实施与调控教学进程;有较扎实的教学技能和一定的教研能力,能开设优质示范课,成为本校及区域内语文学科骨干教师。

目标3:理念先进,育人有道。能熟练运用德育原理与方法,开展班级管理与育人工作,具有良好的团队沟通协作能力,善于和家长建立教育合作伙伴关系,成为学生信任、家长放心的好教师,能在工作单位发挥骨干作用。

目标4: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与专业发展意识,持续汲取汉语言文学学科、国内外教育科学及语文课程教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勤于反思,善于钻研,主动参与团队合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三、专业课程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大学写作、新媒体概论

特色课程:创意写作、处州非遗研究、社会调查、音视频制作、数字人文研究前沿、文献数字化概论与实践

四、就业方向

能够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从事与汉语言文学有关的创作采编、宣传策划、文秘管理以及数字文化创意、数字人文产品开发等工作。

五、一句话说专业

     一撇一捺书芳华,一言一句寻锦绣,汉语言文学为你点燃思想之光、点亮数字人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