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非遗”的保护、传承和传播工作。为加大非遗宣传和影响力,发挥浙江人文优势,助推营造非遗保护传承的良好社会氛围,近日,我校民族学院“岁月印染,民族之蓝”探寻温州非遗蓝夹缬社会实践团队在范雨超老师的带领下,利用暑期时间前往温州瑞安地区进行相关调研活动。
内外兼修,以项目文化创新管理。蓝夹缬是我国雕版印染、印刷的源头,起于秦汉,盛于唐宋,至元、明时期向单蓝色转化,最后仅在浙南地区保存下来。在实践前期,团队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到蓝夹缬作为非遗文化项目,存在普遍的高质量人才与资金缺乏、传播手段单一、受众面狭窄等困境。为完成相关实践目标,团队资料整理、寻访非遗传承人,深入了解蓝夹缬工艺现状。
内化于心,深入体验非遗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结晶,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宝贵财富。团队通过亲身体验非遗技艺、沉浸式感受非遗韵:花版雕刻、靛青染料打制、夹缬印染……团队成员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积极参与蓝夹缬制作过程中,不仅深入领略到了非遗风彩,还增加了文化认同,坚定了民族文化自信。
外化于行,精心打造非遗工坊。非遗保护传承,重在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承守初心,创新形式。在与温州市采成蓝夹缬博物馆王河生交流过程中,实践团队了解到,2022年蓝夹缬非遗工坊入选浙江省非遗工坊创建名单,“蓝夹缬工坊通过整合资源,依托传统非遗手工艺,开展非遗保护传承,推进院地合作,传承创新。”王河生馆长的话引起了团队成员的深入思考。
点面结合,以重点项目带动发展。“非遗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作为非遗传承人,王河生不仅长期致力于蓝夹缬的传承,还创新推广蓝夹缬宣传方式,紧跟时代、拥抱市场,通过开办博物馆、体验馆等多种形式,使非遗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当下流行的消费方式展演展销相结合,创新非遗文化形式体现,使群众在互动中共享保护成果。
非遗往往与现代生活有一定距离,如何让其融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是激发非遗内在活力的重要课题。通过此次活动,团队体验到了“非遗+”的多种打开方式,了解到非遗新经济”做大做强的方式。同时,团队希望呼吁各位广大非遗传承人,不断创新传统非遗文化发展方式,深入贯彻八八战略精神,不断推加强非遗保护,落实推动传统工艺创新发展、盘活非遗经济,促进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一审:范雨超 二审:何淑娟 三审:朱宇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