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河阳论坛系列报道一:开幕式
发布时间:2018-04-15       内容来源:民族学院        阅读人数:669      责任编辑:李延 覃舒祺/文 李延/图

4月14日上午,我校民族学院、丽水市瓯江文化研究中心与缙云县河阳乡村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河阳论坛暨“乡村、文化与畲乡发展”学术周开幕式在缙云举行。本届论坛得到全国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环境公共关系与传略传播研究所、中国传媒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大力支持。我校副校长蒋黎红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丽水市侨联副主席傅旭蓉,中共缙云县县委常委陈汝东,缙云县副县长陈银根,河阳乡村研究院执行院长、丽水市瓯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月枝教授出席。

在致辞中,蒋黎红代表丽水学院对各支持单位表示衷心感谢,并向远道而来的各地专家学者致以诚挚欢迎。蒋黎红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告诉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地处浙西南山区的丽水具有绵延数千年的历史文脉,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这里的乡村,特别是畲乡“希望的田野”已展开胸怀等待各位专家学者来开展调研,参与到乡村振兴建设中。他表示,本次论坛和学术周的举办为各位专家学者研究文化主体性与乡村社会发展,尤其是畲乡发展、乡村文化及其传播等提供交流平台,也为丽水学院相关学科和专业建设、年轻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他衷心希望在场的各位专家学者通过河阳论坛了解丽水学院,关心丽水学院,为丽水和丽水学院的发展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

开幕式后,赵月枝教授作为论坛召集人作“全球视野下的环境正义、公众参与和生态文明理念:理论、实践与反思”的主旨演讲,以热情洋溢、铿锵有力的发言点明了本次论坛“生态文明与传播:乡村作为前沿”的主题。


第四届河阳论坛学术周在“生态文明与传播:乡村作为前沿”的大主题下,设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探索”、“乡村与传播新视野”、“乡村、文化与畲乡发展”和“传统文化再审视”四个专题,穿插“面对面:青年在乡村”、“道学在缙云”、“观察与分享:乡村振兴透镜下的中国生态故事”等讨论环节,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从事文化传播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生态文明实践者们齐集一堂,在丽水这块“两山理论”的实践热土、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前沿阵地,交流学术研究成果、分享实践经验体会,在思想自由碰撞出的火花下,共同探讨乡土视野下人与自认和谐发展的路径以及文化与传播的角色。


我校教师叶小青、罗俊毅、陈琳、施强、余厚洪等在各专场讨论中作专题发言,民族学院院长彭兵、副院长郑晓霞、瓯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方明分别担任评议和主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