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转载】河阳论坛·回放|平行论坛(三):乡村与城市
发布时间:2019-03-27       内容来源:民族学院        阅读人数:371      责任编辑:

2019年3月23日上午,平行论坛第三场以“乡村与城市”为主题展开,由丽水学院民族学院副院长郑晓霞老师担任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副研究员沙垚老师为本场报告做了点评。


首先,在报告“城乡结合部的文化表征:关于土味美学及土味文化”中,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的顾明敏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镇青年”在媒介中的表达——土味文化进行了分析。在厘清“城市化”和“城镇化”概念背后两套不同逻辑的基础上,他认为,“城镇化”的政治逻辑使得90后青年向城乡结合地带聚拢。在研究中,一方面,他从“土味身体图鉴”的角度对迪斯科和社会摇进行了历史性勾连,并认为“中华韩版英伦风”的衣着搭配方式是“底层社会青年以为可以用非主流的身体语言对抗中产阶级,殊不知是陷入了精英文化和消费文化的霸权之中”;另一方面,他对“土味美学物语”的分析揭示了“土味并非被中产趣味收编,它同样也在反噬中产格调”。最后,从媒介公共性的视角反思,他总结:“土味从边缘走向大众传媒,走进公共领域,从城乡结合地带的文化现象变成一种不可忽视的大众文化……土味文化在获得市场话语权变现为土味经济后,底层社会青年的话语权却逐渐隐没于土味美学风尚的迷思中。”

第二位报告人张倩同样来自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她的报告题目是“碰撞与重建:城乡关系视野下的价值追寻与乡土文化复兴——以范小青的短篇城乡书写为例”。她从三个角度对当代作家范小青的小说文本进行了分析。首先,范小青的文本中表现出以苏州为原型的城市文化根基的动摇,伴随着这种动摇,小说中生活在其间的人们开始受到焦虑和孤独的困扰。再者,城市化进程使乡村的文化优势难寻,在小说中表现为城市人回到乡村后很难再找到他们心目中的价值典范,并因此走上乡村救赎之路。其三,城乡文化的碰撞和整合在小说中体现为王才、罗建林等各种人物命运的矛盾,而以他们为代表的农民工在遇到文化冲撞时表现出的传统品质和冒险精神,展现出传统文化与消费文化整合、价值体系重构的可能性。

第三位发言人是浙江工业大学的宋晓文,她的报告题目是“乡村铸魂:‘城中村’文化的传承与保守——以杭州益乐村传统文化保留的实践为例”。基于实地考察与实践,她与研究伙伴共同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益乐村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村落共同体意识日渐淡薄、传统村落文化资料缺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三点策略:一、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二、用“集体”的管理模式,强化村落文化共同体意识;三、借助外来优势力量,整理记录村落文化,拓展文化保留、传承与传播的手段和途径。

最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孟丽媛做了题为“从村庄到新城:失地农民征地安置过程的社会互动与组织传播”的汇报。她在研究过程中运用田野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历时性地跟踪了2012年到2019年S村遭遇“征地”的过程,探究了村庄作为集体如何发挥能动性对外向政府争取权益,以及其在对内动员大会上多元复杂的组织传播过程。报告中,她在“原有人口与现有人口”、“城乡、身份与地价”、“人情、世故与信任崩塌”、“积极分子与钉子户”四个部分中,将村民交谈中的惯用语联系起来并展开论述。她在结论中认为:征地过程使村集体从情感到结构上分崩离析,在此过程中乡村组织传播被阻塞和解构,社会互动由情感导向转为利益导向,并且村民被长久地改变了生存方式、生活习惯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的沙垚老师对整场报告做了逐一点评。他对四位同学的研究给予了高度赞扬,但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在他看来,顾明敏可以继续推进他的研究,从更小的议题出发做更深入的分析,可以将“小镇青年”放置在历史的脉络中分析这个群体是如何生成、如何变化的。张倩对城乡文化的讨论过于有二元本质论的色彩,承接上面的评论,他启发大家思考小镇青年是否有联结城乡的可能性。同样,对于宋晓文的研究,他也启发大家思考,城中村的内生性是否意味着其本身是保存不同生活方式的过渡地带的样本,它是否意味着某种主体性的创造和另外的可能性。最后,他认为孟丽媛可以在写作结构上进行调整,以及继续思考是否可以从案例中提炼出乡村传播的内生机制。

  

[转自河阳乡村研究院公众号,白晨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