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下午,第五届河阳论坛分论坛(六)围绕“媒介·话语”主题展开,由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张志华主持,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谢太平点评。
围绕媒介与乡村建设关系的主题,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的温怡芳在报告“主流媒体话语中“三农”建构的流变”中,以《人民日报》对“三农”报道的文本数量、关键词及态度为切入点,分析了《人民日报》“三农”报道中出现的问题,于此基础上剖析了其成因和现象,并提出了较具可行性的解决措施。她从多方面对“三农”报道文本与社会文化实践的互动进行了分析论证,最后提出以下两个需要反思的问题:真实的乡村到底是什么样的?谁将是农村发展的原动力?
以“‘赤脚医生’的视觉形象塑造分析”为题,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丁远哲通过分析文艺作品和宣传材料中的相关视觉符号,总结了“赤脚医生”的视觉形象和宣传话语特征,并分析了“赤脚医生”的角色何以能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为乡村社会悦纳并深入人心。他认为,在传播研究中需要重视“视觉符号”在新闻宣传史研究和乡村/基层宣传实践中的作用,要让群众在乡村文化传播中“发现自我”,还需要摆脱一味“宣传”、“推广”和治理的知识分子思维的掣肘,多用以乡村社会为代表的人民群众的角度理解中国现当代基层信息传播与文化传播的历史,且不应忽视革命与建设时期乡村传播的历史经验。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的李铭建老师在“族群冲突的民间叙事:以广东某村清代土客械斗材料为中心”的报告中,基于对战役亲历者的文字记述、口头传说等多种形式的资料整理与分析,叙述了清朝后期发生于广东西南部开平县横冈村的土客械斗战争的历史。他认为,在经历了记忆淡化和官方对土客械斗战争有意识地消弭之后,人们对历史的无知或许会导致盲目乐观。因此,我们必须保持“居安思危”的思想态度,透彻了解历史经验教训,以此对未来“脆弱”环境的到来提高警觉、进行预测。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邓小燕在其报告“村志书写的未来”中,通过一张人、鹅与自然的照片,从怎样认识乡村、重建人与物的情感契约、新型村志的写作与传统村志在价值取向上的区别,以及应该如何写村志这四个方面分享了他对村志写作的观点与看法。他提出,人需要自由感和安全感,要在人的情感诉求上研究乡村发展,村志的写作要以乡土情感知识化的方式实现人与物之间情感关系的重建,并且还要在价值立场上取消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
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谢太平老师分别对上述学者的分享进行了评议。谢老师首先肯定了温怡芳在选题上的自觉性,对其付出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也建议文章应更好地体现出题目中的“流变”二字,且研究方法上的费尔克拉夫三分法在行文中与内容并无联系。对于丁远哲的分享,谢老师认为其在选题上敏锐、视角独特,具有很大发展空间;同时指出视觉形象传播应有框架,避免“观点先行”,且样本选择随意性强,在人物塑造上只是横向平铺,缺少历史纵深。
谢老师认为,李铭建的报告历史资料扎实,其学术研究的态度值得大家学习,并在文章结构和结论写作上提出建议:在结构上,仅通过两个人的文字资料来描写战时生活缺少可信度;在结论的写作上,可以先与正史进行对照,再进行观点性的总结,官方与非官方话语的对立更能显示其研究的价值所在。最后,谢老师对邓小燕的报告给出了如下评价与建议:文采飞扬、满腔人文情怀,与此同时也指出其在村志写作的当前状态及缺点的论述上有所缺失,丰富的文献综述将有助于读者阅读与理解,并可在适当位置添加注释。
[转自河阳乡村研究院公众号,梁筱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