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4日,河阳论坛平行论坛(十一)的主题为“重新理解乡土社会”。本场由中国传媒大学龚伟亮老师担任主持,中国传媒大学张志华副教授担任评论。
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陆彧童发现改革开放40年来,农业电影放映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存在边远地区放映难度大、配套设施、资金不到位等问题,但最重要的是观众的主管意愿,即上座率低的问题。陆彧童以此作为切入点,从文化接触理论和传播学理论出发,以政府、社会、市场三方面扩充认识作为扩充视角,把大传统和小传统的二元分析框架作为参考视角,结合DMCC公布的农村电影放映数据、政策及对农民的抽样访谈调研,阐释乡村露天电影的特征与空间意义,进而探讨农村电影放映的改善,提升农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意愿。
第二位汇报者是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研究生黎星。黎星同学围绕村委会选举过程中农民行为以及心态的问题,对若干样本村的村委会选举过程展开调研。由此发现目前农村选举和自治的困境在于现代民主制度与传统文化心态两者之间的不匹配,面对两者之间的割裂,黎星指出一方面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构建多元化的选举制度,另一方面须以新媒体为技术导向,以期实现农民对乡村选举制度和理念的双重认同。
来自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郑来老师,以非虚构文学作为研究乡村社会的豁口,从文学作品中注意到乡村留守儿童生存问题、乡村教育资源的贫瘠、乡村青年在城市感知和农民身份之间的困境、“熟人社会”与公共事务之间的乱序、乡村民宿的凋零等种种底层困境。而面对这些问题,郑老师从70后作家群体底层书写谈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乡土叙事,并指出人文文学需要走向社会学研究,从而把文化的研究引入更深入的话题,探寻乡土文化的认同和社会发展。
报告结束后,张志华老师对三位汇报人进行点评。关于电影下乡议题,张老师肯定了文章对集体记忆的关注,但文章在解释力上稍显不足。电影下乡延续了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公共品的属性,但从过去的万人空巷到时下的少人问津背后,文化作为公共品被边缘化这一问题需要思考;黎星同学的文章围绕基层选举展开,须注意样本选取与问题意识之间的关系,避免在论证过程中的文化本质主义倾向,此外,村委选举如果不与人民公社解体之后村集体被架空,以及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城市改革的推进带来的农村利益分化相联系,恐怕很难找到问题的症结;基于研究视野角度的共性,文学探讨的也是乡村的主体性归属,张老师建议把非虚构文学的脉络拉到报告文学上,并且论文中多出用到“女作家”一词,可能就需要对女性作家乡土叙事的意义指向展开剖析。通过三位汇报人的论文,张老师进一步指出,创作者/研究者如何深入基层是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转自河阳乡村研究院公众号,本文由顾明敏整理,张志华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