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转载】河阳论坛·回放|平行论坛(十三):乡村与影像
发布时间:2019-03-29       内容来源:民族学院        阅读人数:185      责任编辑:

3月24日下午,第五届河阳论坛暨“乡村、文化与发展”学术周平行论坛第13场“乡村与影像”在缙云县仙都街道乡村振兴讲习所举办。来自丽水电大女子学院的施蕾芬老师主持了本场论坛。


第一位发言的嘉宾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的戴潇雅,她围绕当代中国纪录片中的乡村景象,用批判话语分析工具解析了当代中国纪录片,尤其以农村农业为对象的纪录片中国的话语权和话语方式,探讨了中国纪录片的社会功能与意识形态领域文化领导权的构建问题。戴潇雅认为,当代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至上世纪末,以及新世纪以来。她关注的是,我国的纪录片从农村起步,表现农村,而新世纪之后影像的表达已不是精英阶层独有的话语平台,那么乡村是否因此得到了更加深刻的表达和更广泛的传播?对此她认为,无论是在各电视频道播出的电视纪录片、新闻纪实类专题节目,还是进入院线放映的纪录电影等等,都不乏对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中国乡村社会的真诚关注与真实反映,这一方面跟纪实影像作为一种表达手段直接取自于正在进行时态的现实生活而具真实性、客观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创作者的责任意识有着密切联系。

 

之后,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博士生刘楠对“农民’网红’视觉生产中的赋权、异化与文化主体”这一议题进行了讨论。她研究的背景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视频硬件技术门槛下降,社交化视听场景越来越普及,随着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提升和农村网民规模不断增长,农民UGC用户成为互联网主动的生产者、创造者和建设者。从网络亚文化的自我表达需求,到粉丝经济的流量变现,到娱乐至上的狂欢,“土味文化”在获得技术赋权的同时,在迎合商业逻辑与主体性表达之间,遇到了现实博弈的新问题。对此,刘楠首先以一些“土味”网红的崛起为例阐述了农民“土味视频”兴起的背景和特征,之后从文化赋权、异化、娱乐至上等角度对之予以分析。刘楠认为,互联网时代农民视觉生产传播中的主体建构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这在国家倡导乡村振兴、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尤其值得思考。

 

第三位发言的是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李晓洁。她的研究是基于对乡村影像的观察——移动互联网的介入模糊了看似断裂的城乡文化,乡村影像在以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上涌入大众视野,乡村文化在虚拟空间中“出场”,同时被乡村用户、城市用户围观,与城市文化发生碰撞。为此,她首先阐述了当前中国乡土与城市的二分背景,之后从夸张、滑稽的无意义表演、日常生活的记录与展示、乡村公共事务的注视等角度对快手中乡村影像进行具象分析,从而提出“土味”这一概念生成的原因是城市主题对乡村影像的“他者化”、视频生产者的自我认同差异,并分析出“土味”视频流行的原因在于碎片化时代受众排解压力、商业因素的推动、城乡文化的想通性等。

之后,缙云文史研究学者项一中与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谢太平两位老师分别从实践与理论的角度对三位与会者的发言进行点评,来自浙江工业大学传播学的硕士生顾明敏也针对“土味文化”被收编为亚文化这一现象参与了讨论。

  

  

[转自河阳乡村研究院公众号,本文由张媛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