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伊扬:以赤诚之心,探文学之路
发布时间:2025-01-27       内容来源:民族学院(人文学院)        阅读人数:29      责任编辑:钟航宇/文 卢伊扬/图

近日,“新闻晨报・周到” 杯第二十七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结果揭晓,我院卢伊扬同学凭借其出色的文学创作能力,在212名复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 C 组一等奖。



导师启蒙 探索文学之路

上大学之前,卢伊扬对写作的印象几乎只停留在语文课堂上,用于取得分数的作文中,但在大学老师余厚洪的写作课上,她逐渐意识到写作是一件能够表达情绪和思想的事情。由此,她多了一项爱好——写作,“写东西让我变得更加自由,精神世界更加丰富”。除此之外,大学班主任王立国也给了卢伊扬很多支持,他常鼓励卢伊扬不要放弃写作

在谈到创作的动力时,卢伊扬是这样说的:“我的朋友是我的第一位读者,朋友对我文章的吐槽,也是写作带来的快乐的一部分。可以说是周围人的反馈让我保持着创作的热情。”


周遭事物 是创作的灵感

“我的创作灵感来自身边的人,新鲜的事,以及所有的景。”卢伊扬认为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人际交往、日常现象和自然景观等都是创作灵感的重要源泉,创作者需要关注生活,从生活的各个方面汲取灵感。“观察”是写作中重要的一环,她觉得主动去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奇妙,会收获更加独特的灵感。


厚积薄发 让文字熠熠闪光

谈到创作方法时,卢伊扬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先写着。写的过程中卡壳了就不管它,等到某天想起来,就重新拾起来,是有点‘不太负责任’的写作过程。”看似“不太负责任”的写作过程,实际上是她随时随地都在捕捉自己的想法,将它们认真记录,构建着一座属于自己的灵感宝库。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有写“随笔”“随记”的原因,是为了捕捉当下的感悟与灵感。


泰然处之 做心中的自己

当被问到在创作过程中有没有遇到特别的挑战时,卢伊扬幽默地回答:“以前纠结过怎么精进自己的遣词造句,现在觉得写东西是爱好,爱好的存在只是为了让我快乐,所以有意无意地避开了许多挑战。一定要说的话,朋友常根据我的文章提出一些问题,我说不过朋友,以至于半天不敢点开聊天框。”面对挑战,卢伊扬有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释然,人生最好的顿悟,便是做自己,依心而行。



据悉,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自 1999 年至今已连续举办二十七届,始终坚持文学的标准,秉持“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的初心,强调作品内容和语言的创新性,以及作者对生活的真实体验与感悟。大赛旨在让更多青少年通过文学,多视角地观察事物和理解世界,每年都发掘出许多在文学上具备潜力的创作者,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展示才华的舞台。

我院一直以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在文学创作等领域积极探索和实践。卢伊扬同学此次获奖,是其个人努力的结果,也体现了学院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教育成果。希望全院同学以卢伊扬同学为榜样,在各自的领域不断追求卓越,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一审:丁黎思 二审:陈瑜 三审:刘书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