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由丽水学院民族学院(人文学院)承办的第二届区域国别与海外文化研究论坛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海外文化专委会年会如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近60位专家学者围绕海外文化研究、华侨华人研究、国际传播研究以及区域国别研究等核心领域展开深入探讨,旨在增进对海外文化的理解与认知,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在开幕式致辞上,丽水学院党委副书记王赳介绍了学校“特色发展、人才强校”战略下的绿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规划,展示了民族学院近年的学科建设成果。国家民委理论研究司孙国明通报年度工作,强调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人类学与区域国别学交叉研究,突破地域研究局限,拓展全球化视角,助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本次会议设置主旨报告、分论坛讨论以及圆桌会议三个部分。
主旨报告中,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景军、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高丙中、丽水学院民族学院教授蒋俊、三亚学院社会学院教授地木拉提·奥迈尔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刘夏蓓分别就《从全球南方视角阐述“智能向善”宗旨》《世界社会如何作为经验研究对象》《殖民印记与学术自觉:殖民时期英国的非洲人类学》《哈萨克斯坦都市萨满文化的一个个案》《人类学海外研究的经验与反思》等主题作主旨报告,充分展现中国学者立足本土关怀、回应全球议题的学术视野,以及在跨文化比较、殖民历史反思、前沿技术伦理和海外田野方法论等领域的创新突破。




会议设置“区域国别前沿问题研究、华侨华人研究及其新机遇与挑战、海外民族志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四大分论坛。五十余位从事人类学与区域国别研究的专家学者就不同区域和国别视阈内各具特色的研究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交流,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念引领下人类学与区域国别学携手并进、互相借鉴,共同致力于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努力。




会议还特别邀请到《湖北民族大学学报》《思想战线》《民族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负责人及民族学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就学术期刊建设、学科发展困境及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提升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优化学科生态建言献策。
面对百年变局,深化区域国别研究与海外文化观察,是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路径。本次会议通过多维度对话与思想碰撞,不仅为学界提供了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的平台,更彰显了中国学者在全球视野下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使命担当。
【一审:丁黎思 二审:陈瑜 三审:刘书增】